4月16日,云天化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左右。

云天化表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春季化肥需求平稳。公司充分发挥磷矿、合成氨原料高度自给,产业链完整的优势,狠抓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持续加强外购煤炭、硫磺的市场研判与战略储备管理,抢抓市场机遇,强化销售、物流的协同与决策,坚持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不断提升供应链、产业链的价值管理。在磷肥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公司主要产品成本优势显现,化肥产品、饲料级磷酸盐产品毛利水平同比保持平稳。

同时,云天化加快发展结构调整,化肥产品绿色智能化“升级”,非肥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拓展资源储备强化成本管控

一季度为传统春耕备肥旺季,下游化肥需求较好,但一季度化肥行业也面临着原料成本高企及化肥价格下跌问题。据生意社数据,一季度磷酸一铵、二铵基准价分别小幅下降8.13%、0.31%。业内人士表示:“磷矿石等原料成本高企情况下,不少磷肥企业的利润承压。”

在化肥价格波动情况下,云天化磷矿资源丰富,磷矿石基本能够实现自给,成本优势尽显。2022年报显示,公司拥有磷矿石储量近8亿吨,储存量位居全国首位,公司现有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年,擦洗选矿生产能力618万吨/年,浮选生产能力750万吨/年,是我国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之一。

云天化也在持续拓展资源储备。3月28日,公司宣布拟参股设立云南云天化聚磷新材料有限公司,对云南省镇雄县羊场—芒部磷矿区的冯家沟、祝家厂和庆坝村三个区块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公告显示,冯家沟和祝家厂两区块初步估算磷矿石资源量有11.45亿吨,或增强公司磷化工产业发展能力和远期资源优势。

云天化2022年报显示,公司的成本优势还源于生产管理。云天化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在生产端不断厚植‘百日红’精神和‘长周期’文化,多套主体装置刷新‘安稳长满优’运行记录,保证装置能效处于最优状态,原料消耗处于最低。其中,天安化工合成氨装置不断突破装置运行瓶颈,氨日产量创历史新高。”

在产能的高效利用下,云天化2022年度实现磷铵、复合肥、尿素产量479.73万吨、107.60万吨、196.91万吨;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2.37亿元、32.46亿元、50.44亿元,同比增长27.23%、15%、32.96%。

化肥“升级”产业链延伸初见成效

同时,云天化转型升级加速,化肥方面,公司新型肥料产品占公司化肥业务比重不断提升;非化肥方面,氟化工产业链延伸已初见成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天化植物营养首席科学家张福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所谓绿色智能肥料,就是资源的全量利用、排放少污染小,培肥土壤的同时保护环境,能够最大化的为作物的生长发挥作用,实现作物的优质高产。这样的肥料才能引领农业实现高质量绿色转型。”

2022年,继绿色智能水稻和坚果专用肥投产后,云天化与张福锁院士团队共同研发的绿色智能玉米和马铃薯专用肥也顺利投产。破解工业生产与农业应用全链条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排放大、肥料产品与农业需求不匹配等限制化肥产业绿色发展的难题,为加速农业绿色转型、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外,云天化持续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磷化工和精细氟化工等非化肥产能建设。磷化工方面,2022年,公司建成3套10万吨/年精制磷酸、1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一铵、20万吨/年双氧水、10万吨/年磷酸铁生产装置,正式迈入新能源材料产业,后续2*20万吨磷酸铁项目按计划推进,同时推进磷系阻燃剂的技术开发和工业化项目。

精细氟化工方面,云天化不断提升磷矿中氟资源的富集技术开发,实现技术和富集率领先,推进氟资源利用的产业化。2022年度,公司1万吨/年氟硅酸镁项目、氟化铵/氟化氢铵项目、1500吨/年对氟硝基苯项目建成投产;参股公司年产3.5万吨氟化铝装置生产产品3.13万吨;年产3万吨无水氟化氢装置生产产品2.76万吨;氟硅酸制无水氟化氢联产白炭黑项目正在建设,2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和5000吨/年六氟磷酸锂已建成。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份,云天化子公司磷化集团500吨/年试验装置成功生产出氟化钾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利用氟硅酸作为原料成功产出高活性氟化钾产品的公司。

标签: